
我们在悦丰岛有机农场的合影
农场这回事吧, 一方面和你想象中的一模一样,另一方面却又完全出乎意料。 2025年5月11日, 我们DKU社区花园的小伙伴们前往悦丰岛有机农场, 它静静地坐落在阳澄湖畔, 就像一个内向爱书的少年在学校舞会上: 低调却引人注目。
我们的导览是汤先生, 一位谈起植物就像在讲初恋故事的有机农业行家。 当他带我们穿过那一望无际、绿意盎然的田野时, 我开始思考:每天养活我的食物, 我其实知道得少得可怜。

阳澄湖畔的宁静时刻
我们了解到,农场最初是按公园的样子设计的, 就好比造了一辆长得像生日蛋糕的车。 虽说好看, 但你试试看怎么把它平行泊车吧。 这种“先美观后实用”的思路, 后来带来了不少麻烦,他们花了几年时间, 才慢慢让美丽变得更实用。 这对我们社区花园是个提醒: 虽然拍照好看的设计很诱人, 但我们得先确保东西真的能种出来。

几只友好的山羊悠闲地度过一天
我们见到了几只山羊——这倒没啥意外。 不过汤先生解释说,它们主要是为了教学用的, 因为现在养牲畜的法规比我们十年前的紧身牛仔裤还要紧。 这些山羊是给孩子们的活教材, 让他们明白肉不是凭空出现在超市的。 (作为一名素食者, 我站在那里默默希望至少有个孩子能把 这些可爱的生命和他们晚饭盘子里的肉联系起来。) 看着动物们简单地活着, 不为截止日期或点赞量发愁, 生活在见证了人类整个历史的天空下, 那一刻,真的让人动容。

沐浴春日阳光的花朵
农场表面看起来如诗如画, 花朵美得让植物园都要自愧不如, 但背后却是一段关于坚韧的故事。 2024年, 台风“贝碧嘉”横扫上海和江苏, 像一个气象版的大发脾气, 重创了他们的温室,维修费高达数十万元。 这提醒我们, 当我们还在咖啡馆讨论气候变化的时候, 农民已经在现实中承担它的代价。 我们的小小社区花园, 不仅仅是种几根弯弯的胡萝卜, 它也是一个让人们意识到—— 气候危机不是未来的遥远威胁, 而是此时此刻正影响着种植我们食物的人的现实。

农场种植的古老小麦品种
农场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保存传统作物品种, 就像在Spotify时代里守护黑胶唱片。 现代农业热衷于单一栽培, 就像青少年热衷于轰轰烈烈的恋爱宣言: 虽然强烈,但问题不少。 比如你在超市看到的卡文迪什香蕉, 正在面临和它前辈相同的真菌威胁, 后者已在1950年代被彻底灭绝。 多样性的农业,不是某种“嬉皮”理想主义, 而是我们抵御生物灾难的重要保险。

适应本地环境的试验性作物
在实验田里, 汤先生和团队开展着类似“植物移民计划”的工作, 测试哪些外地作物能适应昆山的气候。 他们也接收实习生, 大多是从大城市来的年轻人, 决定放下表格和屏幕, 尝试回归泥土的智慧。 想到这些在混凝土和Wi-Fi中长大的年轻人, 如今愿意重新学习种地, 内心真的会生出些希望。

农场教室里的种子展示墙
最后我们来到农场的教室, 一整面墙上展示着上百种种子。 它们不像钻石或黄金那样耀眼或稀有, 但它们的价值,在于蕴含着生命本身。 望着那面种子墙, 我感到一种奇妙的情绪交织着希望与忧伤。 这些种子里, 藏着一个可能的未来: 人类记起我们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不是它尴尬又爱惹麻烦的房客。
注:关于为什么你的孙辈可能永远吃不到香蕉, 请阅读这篇“振奋人心”的文章(笑): 我们能从香蕉的濒死中学到什么